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l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主产于河南、浙江。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l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国药典2015》)
主产于河南、浙江。
果实及种子
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中国药典2015》)
本品呈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5mm,直径约4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具不规则网状皱纹,网孔凹陷处灰黑色,形成细斑点。一侧有纵沟状种脊,顶端为突起的合点,下端为线形种脐,基部有类白色突起的种阜或具脱落后的疤痕。种皮薄脆,种仁白色或黄白色,富油质。气微,味辛。(《中国药典2015》)
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中国药典2015》)
泻下逐水,破血消癥;外用疗癣蚀疣。(《中国药典2015》)
用于二便不通,水肿,痰饮,积滞胀满,血瘀经闭;外治顽癣,赘疣。(《中国药典2015》)
1-2g,去壳,去油用,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中国药典2015》)
孕妇禁用。以免中毒。(《中国药典2015》)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中国药典2015》)
显微鉴别:
本品横切面:种皮表皮细胞波齿状,外壁较厚,细胞内含棕色物质;下方为1-3列薄壁细胞组成的下皮;内表皮为1列类方形栅状细胞,其侧壁内方及内壁明显增厚。内种皮栅状细胞1列,棕色,细长柱状,壁厚,木化,有时可见壁孔。外胚乳为数列类方形薄壁细胞;内胚乳细胞类圆形;子叶细胞方形或长方形,均含糊粉粒。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30-60℃)8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弃去石油醚液,药渣加乙醇8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0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秦皮乙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蓝色荧光斑点。(《中国药典2015》)
①治水气:联步一两,去壳研,以纸裹,用物压出油,重研末,分作七服。每治一人,只可一服,丈夫生饼子酒下,妇人荆芥汤下。凡五更服之,至晚自止,后以厚朴汤补之,频吃益善。仍不用吃盐、醋一百日。(《斗门方》)
②治阳水肿胀:续随子(炒,去油)二两,大黄一两。为末,酒、水丸绿豆大。每服以白汤送下五十丸,以去陈莝。(《摘元方》)
③治小便不通,脐腹胀痛不可忍:续随子(去皮)一两,铅丹半两。上二味,先研续随细,次入铅丹,同研匀,用少蜜和作团,盛瓷罐内密封,于阴处掘地坑埋之,上堆冰雪,惟多是妙,腊月合,至春末取出,研匀,别炼蜜丸如梧桐于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煎木通汤下,不拘时,甚者不过再服,要效速,即化破服。病急旋合亦得。(《圣济总录》续随子丸)
④治积聚癥块及涎积等:续随子三十枚(去皮),腻粉二钱,青黛(炒)一钱匕(研)。上三味,先研续随子令烂;次下二味,合研匀细,以烧糯米软饭为丸,如鸡头大.每服先烧大枣一枚,剥去皮核,烂嚼,取药一丸,椎破并枣同用,冷腊茶清下。服盾便卧并不搜搅,至中夜后,取下积聚恶物为效。(《圣济总录》续随子丸)
⑤解一切药毒,恶草、菰子、菌蕈、金石毒,吃自死马肉、河豚发毒,时行疫气,山岚瘴疟,急喉闭,缠喉风,脾病黄肿,赤眼疮疖,冲冒寒冒,热毒上攻,或自缢死、落水、打折伤死,但心头微暖未隔宿者,痈疽发背未破,鱼脐疮,诸般怒疮肿毒,汤火所伤,百虫、犬、鼠、蛇伤,打扑伤折:文蛤三两(淡红黄色者,捶碎,洗净),红芽大戟-两半(洗净),山茨菇二两(洗),续随子一两(去壳秤,研细,纸裹压去油,再研如白霜),麝香三分(研)。上将前三味焙干,为细末,入麝香;续随子研令匀,以糯米粥为丸,每料分作四十粒.(内服)用生姜、蜜水磨一粒灌之,(外用)水磨涂。(《百一选方》解毒万病丸,即《外科精要》紫金锭)
⑥治黑子,去疣赘:续随子熟时坏破之,以涂其上,便落。(《苦济方》)
⑦治蛇咬肿毒,闷欲死:重台六分,续随子七颗(去皮)。二物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兼唾和少许,敷咬处。(《海上集验方》)
除去杂质,筛去泥沙,洗净,捞出,干燥,用时打碎。(《中国药典2015》)
胃肠道刺激作用:种子的脂肪油所含千金子甾醇对胃肠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可产生峻泻,致泻强度为蓖麻油的3倍。(《中药大辞典》)
怀药
1.《纲目》:续随子与大戟、泽漆、甘遂茎叶相似,主疗亦相似,其功皆长于利水,惟在用之得法,亦皆要药也。
2.《本草经疏》:续随子,味辛气温,而其性有毒,实攻击克伐之药也。长于解蛊毒,以致腹痛胀满,攻积聚,下恶滞物,及散痰饮。至于妇人月闭、症瘕、痃癖、瘀血,大小肠不利诸病,则各有成病之由,当求其本而治,不宜概施。盖此药之为用,乃以毒攻毒之功也。
3.《蜀本草》:治积聚痰饮,不下食,呕逆及腹内诸疾。
4.《日华子本草》:宣一切宿滞,治肺气水气,敷一切恶疮疥癣。
5.《开宝本草》:主妇人血结月闭,症瘕痃癖,瘀血蛊毒,心腹痛,冷气胀满;利大小肠。
6.《本草正》:逐水杀虫。
7.江西《草药手册》:治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Copyright©2018-2020 道地药材网 版权所有
运营中心: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业农村部农机总站
电话:010-87385567 备案号:豫ICP备20220000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