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核桃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果皮,晒干,再除去核壳和木质隔膜。全国多数地区均产,以河北产量最大,山西汾阳所产品质佳。
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国药典2015》)
全国多数地区均产,以河北产量最大,山西汾阳所产品质佳。
果实及种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果皮,晒干,再除去核壳和木质隔膜。(《中国药典2015》)
本品多破碎,为不规则的块状,有皱曲的沟槽,大小不一;完整者类球形,直径2-3cm。种皮淡黄色或黄褐色,膜状,维管束脉纹深棕色。子叶类白色。质脆,富油性。气微,味甘;种皮味涩、微苦。(《中国药典2015》)
甘,温。归肾、肺、大肠经。(《中国药典2015》)
补肾,温肺,润肠。(《中国药典2015》)
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寒喘嗽,肠燥便秘。(《中国药典2015》)
6-9g。(《中国药典2015》)
痰火积热,阴虚火旺,以及大便溏泄者禁服。不可与浓茶同服。(《中药大辞典》)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中国药典2015》)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黄白色或淡棕色。种皮表皮细胞淡棕色至棕色。表面观呈类多角形,直径14-50μm,细胞壁平直,有的略呈连珠状增厚,细胞内含黄棕色物。气孔多见,扁圆形,直径42-68μm,有的保卫细胞不等大,副卫细胞3-8个。(《中国药典2015》)
1.治湿伤于内外,阳气衰绝,虚寒喘嗽,腰脚疼痛:胡桃肉二十两(捣烂),补骨脂十两(酒蒸)。研末,蜜调如饴服。(《续传信方》)
2.治久嗽不止:核桃仁五十个(煮热,去皮),人参五两,杏仁三百五十个(麸炒,汤浸去皮)。研匀,入炼蜜,丸梧子大。每空心细嚼一丸,人参汤下,临卧再服。(《纲目》)
3.治产后气喘:胡桃仁(不必去皮)、人参各等分。上细切,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七分,频频呷服。(《普济方》)
4.治肾气虚弱,腰痛如折,或腰间似有物重坠,起坐艰辛者:胡桃二十个(去皮膜),破故纸(酒浸,炒)八两,蒜四两(熬膏),杜仲(去皮,姜汁浸,炒)十六两。上为细末,蒜膏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妇人淡醋汤下。常服壮筋骨,活血脉,乌髭须,益颜色。(《局方》青娥丸)
5.益血补髓,强筋壮骨,明目,悦心,滋润肌肤:故纸、杜仲、萆薢、胡桃仁各四两。上三味为末,次入胡桃膏拌匀,杵千余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御药院方》)
6.治消肾,唇口干焦,精溢自出,或小便赤黄,五色浑浊,大便燥实,小便大利而不甚渴:白茯苓、胡桃肉(汤去薄皮,别研)、附子大者一枚(去皮脐,切作片,生姜汁一盏,蛤粉一分,同煮干,焙)。上等分,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米饮下三、五十丸;或为散,以米饮调下,食前服。(《三因方》胡桃丸)
7.治肾虚耳鸣遗精:核桃仁三个,五味子七粒,蜂蜜适量。于睡前嚼服。(《贵州草药》)
8.治石淋:胡桃肉一升。细米煮浆粥一升,相和顿服。(《海上集验方》)
9.治小便频数:胡桃煨熟,卧时嚼之,温酒下。(《纲目》)
10.治醋心:烂嚼胡桃,以干姜汤下。或只嚼胡桃,或只吃干姜汤亦可治。(《传信适用方》)
11.治赤痢不止:枳壳、胡桃各七枚,皂荚(不蛀者)一挺。上三味,就新瓦上以草灰烧令烟尽,取研极细,分为八服。每临卧及二更、五更时各一服,荆芥茶调下。(《圣济总录》枳壳散)
12.治脏躁病:胡桃仁一两。捣碎,和糖开水冲服,每日三次。(《卫生杂志》4(1):6,1936)
13.治火烧疮:取胡桃穰烧令黑,杵如脂,敷疮上。(《梅师集验方》)
14.治瘰疬疮:胡桃瓤烧令黑,烟断,和松脂研敷。(《开宝本草》)
15.治鼠瘘痰核:连皮胡桃肉,同贝母、全蝎枚数相等,蜜丸服。(《本经逢原》)
炒核桃仁:取盐,置热锅中翻动,炒至滑利,投入核桃仁,炒至色变深时,取出,筛去盐,摊凉。(《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北药
1.《纲目》:胡桃仁,味甘气热,皮涩,肉涸。孙真人言其冷滑,误矣。近世医方,用治痰气喘嗽、醋心及疠风诸病,而酒家往往醉后嗜之。则食多吐水、吐食,脱眉,及酒同食咯血之说,亦未必尽然也。但胡桃性热,能人肾、肺,惟虚寒者宜之,而痰火积热者,不宜多食耳。胡桃,通命门,利三焦,益气养血,与破故纸同为补下焦肾、命之药。夫命门气与肾通,藏精血而恶燥,若肾、命不燥,精气内充,则饮食自健,肌肤光泽,肠腑润而血脉通,此胡桃佐补药,有令人肥健、能食、润肌、黑发、固精、治燥、调血之功也。命门既通,则三焦利,故上通于肺而虚寒喘嗽者宜之,下通于肾而腰脚虚痛者宜之,内而心腹诸痛可止,外而疮肿之毒可散矣。洪氏《夷坚志》止言胡桃治痰嗽,能敛肺,盖不知其为命门、三焦之药也。
2.《医林纂要》:胡桃,昔人云,留皮则入肾、命,去皮则入肺。愚摈凡仁皆润而多人心,下行则人命门。肾命得补,精气坚固,则阳气自行于三焦以上达膻中,肺自得其温润而寒嗽除矣,不必以留皮去皮分上下,但连皮则能固能补,去皮则止于能行能润耳。
3.《本草求真》:胡桃,味甘则三焦可利,皮涩则气可敛而喘可定,肉润则肺得滋而肠可补。疮肿、鼠痿、痰核,取其用能通郁解结。惟肺有热痰,暨命门火炽者切忌。养血去皮用,敛涩连皮用。
4.《医学衷中参西录》:胡桃,为滋补肝肾、强健筋骨之要药,故善治腰疼腿疼,一切筋骨疼痛。为其能补肾,故能固齿牙,乌须发,治虚劳喘嗽,气不归元,下焦虚寒,小便频数,女子崩带诸证。其性又能消坚开瘀,治心腹疼痛,砂淋、石淋杖塞作疼,肾败不能漉水,小便不利。
5. 孟诜:通经脉,润血脉,黑须发,常服骨肉细腻光润。
6. 崔禹锡《食经》:下气,主喉痹,杀白虫。
7.《本草拾遗》:食之令人肥健。
8.《开宝本草》:多食利小便,去五痔。
9.《七卷食经》:去积气。
10.《纲目》: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腰脚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毒,发痘疮,制铜毒。
11.《医林纂要》:补肾,润命门,固精,润大肠,通热秘,止寒泻虚泻。
12.《本草从新》:治痿,强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Copyright©2018-2020 道地药材网 版权所有
运营中心: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业农村部农机总站
电话:010-87385567 备案号:豫ICP备2022000073号-3